<上一图集
这个你们谁还记得叫什么?
对于很多年轻的河南人来说,毛翁子这词或许听说过,但真正看到过的肯定不多,更谈不上穿过。
或许当你在冬季,偶尔走在农村集镇时,可能还能看到这憨厚、可爱、纯朴的家伙。
毛翁子子是一种木底草鞋,用北方随处可见的芦苇编制而成。它有较高的屐齿可以防水、踏泥,厚厚的木底隔潮、防湿,毛茸茸的芦苇缨子隔寒保暖,从而解决了严冬脚寒的难题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在严寒的冬季,温暖而物美价廉的毛窝子,无疑是乡下人最好的选择。
说起做毛翁子,是很有考究的:把4至5寸的原木锯成不同规格鞋的长度,从中劈成两半,再把圆弧形的一半经过锯、凿、削等加工出中间凹两头高的屐齿,然后刨平另一面,木底的制作就完成了。接着,用自己制作的手钻在木底的一周均匀地钻出穿麻系子(编织芦苇樱子的经线)的孔,把准备好的芦苇樱子,成撮的一圈一圈地编成鞋帮子……
接着,用自己制作的手钻在木底的一周均匀地钻出穿麻系子(编织芦苇樱子的经线)的孔,把准备好的芦苇樱子,成撮的一圈一圈地编成鞋帮子
早些年冬天雨雪多,特别冷,也特别漫长。农村的土泥路冻了化,化了冻,一冬天都没有好时候。俗话说‘富人难过夏天,穷人难过冬天’。都说寒从脚下生,有了毛翁子就不怕了!
随着社会的进步,吃喝不愁,穿戴也不再局限于实用,还讲究时尚。就冬季脚下而言,从早些年的老式棉鞋、翻毛皮鞋,到现在的皮棉鞋、皮靴等,又好看、又暖和。所以,穿起来不够方便、好看的毛翁子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下一图集>